前几年滴滴给外界的印象是一家创业机构或是一只独角兽,但随着滴滴2018年在厦门一天之内成立了2家股权投资机构,从事股权投资和基金管理业务,滴滴的CVC战略野心愈加明显。

2018年8月13日,滴滴(厦门)股权投资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和大股东为滴滴出行创始人程维,出资比例80%;另一股东为滴滴出行联合创始人兼CTO张博,出资比例20%。该公司的注册地址位于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

 

滴滴(厦门)股权投资有限公司主要业务为,依法从事对非公开交易的企业股权进行投资以及相关咨询服务;对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投资(法律、法规另有规定除外) ;投资管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除外) ;受托管理股权投资,提供相关咨询服务。

 

无独有偶,8月13日当天,滴滴出行主体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了全资的基金子公司——滴滴(厦门)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也是1000万元,该公司唯一股东为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但最终受益人为程维和滴滴天使投资人王刚。此外,这两家投资公司的监事均为滴滴出行联合创始人吴睿。

滴滴(厦门)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则包括:受托管理股权投资基金,提供相关咨询服务;受托管理股权投资,提供相关咨询服务;依法从事对非公开交易的企业股权进行投资以及相关咨询服务;对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投资(法律、法规另有规定除外);投资管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除外)。

 

作为一家全世界范围内融资额最大的未上市公司,滴滴拥有强大的现金流。无人匹及的资本实力再加上对出行领域的资源沉淀,相较于一般的投资机构,滴滴的优势得天独厚。在行业人士看来,借助这两家投资机构,滴滴可以更加主动灵活地展开投资布局。

 

也有分析人士猜测,程维此举或许是为接下来滴滴上市做准备。但是,随着11天之后,8月24日,又一起浙江乐清顺风司机杀人案爆发,引起舆论声讨,滴滴2018年的计划被彻底打乱了。

 

2018仅投资4家企业

 

对滴滴而言,过去的2018年,是非常不平静的一年。受顺风车事件影响,在一系列的公共舆论质疑声下,滴滴的投资节奏也明显放缓,仅投资了赢时通汽车、人人车、灿谷、时空电动四家公司,分别为汽车租赁、二手车、金融、新能源汽车四个领域。这些领域都是滴滴一直深耕的投资方向,从中也可窥测其未来的布局。

 

2016年9月,滴滴上线租车业务,2017年8月上线“分分租”业务,入局短时租赁市场。赢时通是滴滴在汽车出行领域的又一次布局。其官网介绍,赢时通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是赢时通集团的主打服务品牌,是全国稳居前三的实力型汽车租赁服务企业。其为企业和个人用户提供商务租车、省内外旅游包车、单位上下班租车、自驾租车、婚庆租车、企业集体/团体包车、机场接送及领导出差用车等汽车租赁综合服务方案。

 

二手车市场也是滴滴非常看重的一个赛道。2018年4月26日,滴滴第2次投资了人人车。滴滴曾在2017年9月对人人车进行战略投资,此举被认为标志着国内二手车电商——优信、瓜子、人人车“三强争霸”的格局进一步确立。

 

在行业人士看来,人人车与滴滴的业务具有极强的互补性,滴滴出行从人人车上采购了大量二手车,人人车与滴滴在汽车交易、金融、售后以及技术、运营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2018年7月26日,汽车金融中概股再增一家,汽车交易服务平台灿谷正式在纽交所敲钟上市,其背后站着滴滴。数据显示,本次IPO之前,灿谷共完成了三轮股权融资。投资方包括腾讯、滴滴出行、泰康人寿、微众银行等,其中腾讯占股10.4%,滴滴占股14.4%。

 

借助灿谷这一汽车金融科技服务平台,滴滴在金融领域的触角得以延伸。近年来,在出行领域之外,滴滴也在进行多元业务的探索,除了外卖,金融是滴滴非出行领域的主要布局方向。

 

2017年12月,滴滴并购了第三方支付服务提供商一九付,收购支付牌照事宜正式落地。今年1月2日,滴滴“金融服务”频道在滴滴产品端低调上线。这是自2018年2月滴滴金融事业部成立以来,首次集中对外呈现产品板块。

 

“金融变现从来是互联网行业皇冠上最闪耀的明珠,滴滴能否如愿凭借金融板块走出当前战略困局,依然悬念重重。”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赵一洋分析称。

 

国内新能源汽车大战日趋激烈,滴滴也按耐不住,终于在2018年向新能源汽车领域迈出了第一步。2018年8月,出行生态运营商时空电动获滴滴出行战略投资,投资主体为滴滴旗下子公司小桔车服。这是小桔车服独立品牌发布后,公开披露的首起投资事件;也是公开信息中,滴滴出行首度战略投资电动汽车公司。

 

曾经“一路狂奔”

 

2018年8月28日,程维和柳青在道歉信中将顺风车安全隐患事件归结于自己的“无知自大”、“好胜心盖过了初心”。他们说,在短短几年里,滴滴靠着激进的业务策略和资本的力量一路狂奔,来证明自己。“但是今天,在逝去的生命面前,这一切虚名都失去了意义。”

 

回顾过去6年,如同拼积木一般,滴滴在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出行帝国。整体来看,滴滴的投资路径大多围绕自身的核心业务展开,不断完善其出行产业链

 

从2012年创办到2018年初,滴滴完成了16轮融资,共投资涉猎了二手车电商、租车、地图、无人驾驶、造车、共享汽车、共享单车、外卖、金融、网络安全等数十个领域。

 

随着这一链条的不断完善,目前滴滴已成功构建一站式出行平台和围绕车主的一站式汽车服务平台,其战略意图也浮出水面。2018年,滴滴正式提出“洪流战略”,开放和赋能是洪流战略的核心价值理念。

 

2018年4月,滴滴宣布联合31家汽车产业链企业成立洪流联盟,滴滴将开放网约车、分时租赁、定制车、智能驾驶和后市场服务业务。

 

滴滴表示,洪流联盟将广泛与汽车全产业链合作,共建汽车运营商平台,推进新能源化、智能化、共享化的产业发展,协力建设面向未来出行用户与车主的服务平台。

 

程维在现场公布了滴滴的三大愿景:一是成为全球最大一站式出行平台,服务全球20亿用户和50%的出行需求;二是共建汽车运营平台,推广超1000万辆共享新能源汽车;三是成为全球智能交通技术引领者,投入智慧交通和无人驾驶。

 

出行关系到每个人,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不断壮大发展之外,“洪流战略”承载了滴滴更大的野心,就是希望成为一个伟大的变革者。程维表示,过去一百年高速发展但全球格局相对稳定的汽车和交通产业,迎来了历史性变革点,共享出行和汽车产业的边界将相互融合。

 

海外“征战”策略转变

 

程维曾透露,滴滴未来的战略一是国际化,二是推动共享新能源汽车和配套的服务体系。2018年被滴滴CEO程维视为国际化的突破年。

 

在此之前,滴滴通过投资全球不同国家当地出行企业进行探路,包括东南亚的GrabTaxi、印度的Ola和美国的第二大打车服务Lyft,后来又分别投资了巴西的打车公司99、南非和欧洲的Taxify、以及中东的Careem。目前,滴滴通过投资合作,已在全球搭建起一个覆盖八大出行平台的移动出行网络。

 

从2015年以来的海外布局逻辑来看,滴滴主要以投资本土出行企业为主。不过,2018年,滴滴在国际化策略有所调整,由前几年的间接投资转变为直接提供滴滴自己的服务。

2018月2月,滴滴与软银成立合资公司,共同进军日本网约出租车市场;4月,正式进入墨西哥,在墨西哥州首府托卢卡推出滴滴快车服务;5月,进入澳大利亚的吉朗进行试运营。

 

程维表示,公司计划在10年内成为全球最大的交通平台,公司的目标是在10年内用户达到20亿。滴滴副总裁杨峻还表示,公司计划到2020年运营100万辆新能源汽车。

 

有些投资可能会“打水漂儿”

 

搭积木游戏的风险是随时有倒塌的可能。滴滴投资版图不断扩张的同时也并非一帆风顺,2018年,其潜藏的风险正一一暴露。

 

共享单车是滴滴早早就抢先布局的领域,在这一领域,滴滴投资了ofo,托管了小蓝,还自己做了青橘单车。可是如今,原本占得先机的投资却充满了不确定性。

 

2018年,共享单车经历了一波大洗牌,美团收购了摩拜,而ofo则陷入资金困境,如今数以千万计的ofo用户在排队等待退款,滴滴的这笔投资随时都有打水漂的风险。

 

2018年10月9日,有媒体爆出滴滴出行将收购ofo的消息。结果,当日晚间,滴滴官方便发出了措辞坚决的否认说明,“滴滴从未有过收购ofo的意向,也承诺未来将继续支持其独立发展。2016年对ofo的C轮至E轮融资中,滴滴每轮均有参与,累计共投资3.5亿美元。但作为投资人,滴滴从未、并承诺未来也不会行使一票否决权。”

 

很多投资人预测,ofo最后的结果很有可能走向破产。如此,滴滴可能成最大输家,这3.5亿美元投资恐血本无归。

 

滴滴在出行领域投资的另一明星公司——人人车同样也是危机四伏。滴滴投资人人车被认为是其在出行产业领域的又一次深度布局。对于人人车而言,滴滴是一个巨大的流量入口。对于滴滴而言,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降低运营成本:人人车的二手车交易能力能够以相对于新车更低的成本向司机供给车辆。滴滴和人人车在2018年3月联合宣布的“采购计划”,滴滴出行或将在未来三年从人人车平台采购超百万辆二手车。

 

不过,这对原本被业内十分看好的“强强联合”正在发生一些变化。在裁员和关站点的风波声中,人人车前途莫测,也为滴滴的投资蒙上一层阴影。据有关媒体报道,2018年4月人人车3亿美元的F轮融资,其实主要依靠滴滴从中斡旋,滴滴甚至还给高盛承诺了10%的业绩兜底。

 

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年底,人人车在百度的投放已经从一周300万缩减到了一周80万,这被认为其发展艰难的一个信号。如若人人车败退,滴滴将会损失一枚关键“棋子”。

 

结语

 

2018年被认为是程维创业6年来最艰难的一年,成立6年的滴滴在巨额的亏损中仍未盈利。

2018年,也是大出行市场风云变幻的一年,各路玩家混战。2019年,如何借助投资实现产业链的整合以及自身的成长壮大,寻找新的盈利增长点,是滴滴在运营安全管理之外面临的又一大难题。

 

文章来源:投资界

免责声明:转载文章仅用于学习交流,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疑问请来信告知: AIS.editor@intelleagl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