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立德弘资本一年多后,“私募教父”刘海峰的团队德弘资本(DCPCapital)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只基金。
2019年4月16日,德弘资本宣布,其专注于大中华区的首期美元基金“德弘资本一期”募集完成,募集金额超过20亿美元,实现融资目标上限。据悉,德弘资本的本次募资得到了国内外知名投资机构的大力支持,获得大幅超额认购。投资者包括全球领先的主权基金、养老基金、捐赠基金、母基金和家族基金等。
加上同期募集的人民币基金,德弘资本此次募资总规模高达25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德弘资本此次人民币基金募集条款与美元基金相同,定位于长线投资。
该基金立足于亚洲,重点投资受益于国内消费升级和产业整合的行业领域,包括消费品、工业技术、医疗健康、农业/食品安全、商业服务、金融服务和TMT等。同时,德弘资本投资策略灵活,包括了传统的控股并购交易和成长型企业少数股权投资。
此次募资完成,也为刘海峰“第三次创业”奠定了基石,开启新的“价值投资”之路。
25亿美元获得超额认购
第一只基金获得超额认购,共募集25亿美元,德弘资本董事长兼创始人刘海峰更多地将其总结为“幸运”。
“一般而言,第一期基金是最难的,我们可能比较幸运。”刘海峰向投中网介绍,“此次德弘资本基金的投资者包括众多世界一流、且在亚洲具有丰富投资经验的长期机构投资者。他们充分认可我们在过去的26年中所创造的长期优异投资业绩,以及扶持行业龙头企业的专业能力。”
可以说,德弘资本是一个新机构,但其团队已是PE行业深耕多年的老兵。
德弘资本管理团队自1993年开始在大中华区进行投资。德弘资本团队成员大多来自KKR、摩根士丹利及其他世界一流投资机构,多位伙伴合作超过十年。例如,德弘资本首席执行官兼创始合伙人华裕能1997年就与刘海峰在摩根士丹利共事,后来又一起到了KKR,合作超过20年。在创立德弘资本之前,刘海峰曾任KKR全球合伙人、KKR亚洲私募股权投资联席主管兼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华裕能曾任KKR全球合伙人,负责大中华区的投资业务。
在过去的26年中,德弘资本团队领导了一系列在中国PE界具有开创性的投资项目,扶植了众多行业领军企业。在加入KKR之前,刘海峰与华裕能曾领导了摩根士丹利在大中华区的私募股权投资业务。他们领导投资了众多行业知名企业,并在这些企业的董事会任职,例如平安保险、蒙牛乳业、青岛海尔、圣农发展、远东宏信、中金公司、百丽国际、现代牧业、中国脐带血库、中粮肉食、南孚电池、恒安集团、联合环境、永乐家电、亚洲牧业、启明医疗、MFS等。
拿到市场上的真正“好”钱,即资金提供者要属于优秀的机构、真正的长期投资者且要对亚洲非常熟悉,这是每一家机构在募资新的美元基金所构想的理想投资人画像。因为这些LP最大的优势就是,一旦投资,就是长周期,且这些LP有足够信誉,按照市场化模式运营,不至于承诺款项半途夭折。这些LP还有一个更大的特点——简单,他们看的就是团队和投资业绩,而不是很多故事理念,也就是说,美元基金投资者对GP的业绩要求更加挑剔。
刘海峰所说的比较幸运,一是德弘资本团队拥有着26年跨周期的投资业绩,且德弘资本团队过去投资过的公司,95%以上价值都为LP实现了现金退出或成功上市。DPI(基金对投资者已分配的收益)恰恰是美元基金投资者最为看重的指标,对他们而言,这是最有吸引力的;二是德弘资本拥有一支优秀稳定的团队,其核心团队成员平均相识合作时间超过15年,且团队成员多来自国际一流投资机构,他们不仅拥有国际化专业投资经验,也拥有对本土市场的深刻认知,这也成为吸引LP的重要因素。
重点投资消费升级和产业整合
本次德弘资本新募基金立足于亚洲,将重点投资受益于国内消费升级和产业整合的行业领域,包括消费品、工业技术、医疗健康、农业/食品安全、商业服务、金融服务和TMT等。此外,德弘资本的投资策略灵活,包括了传统的控股并购交易和成长型企业少数股权投资。这其中,投资于中国市场的资金将占绝大比例。
德弘资本首席执行官兼创始合伙人华裕能表示,“消费升级与产业整合两大趋势正在推动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也为大中华区创造了众多良好的投资机会。德弘资本将继续秉承严谨的价值投资理念,以创造跨越经济周期的优异回报。并通过德弘资本的投资风格和对投后管理的关注,有效推动被投企业的发展与壮大。”
事实上,这与德弘资本团队过往关注重点保持一致。在过往操作案例中,无论是平安保险、蒙牛乳业、青岛海尔、圣农发展,还是百丽国际、现代牧业、中粮肉食、南孚电池等一系列经典案例,都为这个团队积累了充分的实践经验。
当然,消费升级的概念会随着年代变化有所不同。“1990年代时,中国人没有牛奶喝、房子不够住、没地方买保险,当时投资的平安保险、蒙牛乳业、永乐电器、南孚电池等都是为了满足这些基本消费需求。”刘海峰称,如今,消费升级的定义变了,消费者需要的是更好的生活质量,比如如何买到高品质的食品、更方便地看病、获得更好的教育、更便捷的金融服务、生活在更好的环境中等。在这些需求的推动下,食品安全、医疗健康、教育、环保、“互联网+”、金融服务等消费升级,未来五年到十年会有很好的PE投资机会。
PE和VC是不同的生意,这是刘海峰屡次强调的观点。
一个现实,现阶段,PE投资者已经不能只依靠IPO套利、搭顺风车了,懂行业、能真正从企业管理者而不是简单财务投资的角度,来把生意弄清楚,变得越来越重要。
“通过价值投资、好的投后管理,让一些并不是市场最热点的企业得到价值提升,帮它做好管理提升和行业整合,从而获得更好的回报,这种效果是我们所希望的。”在刘海峰看来,现在中国市场越来越成熟,想去捡漏已经越来越难。但是,传统行业的整合会越来越多,所以这方面的投资机会以后也会越来越多。
这对于德弘资本团队而言是强项,在过往案例中,他们做过很多的行业整合。在刘海峰看来,长周期价值投资的理念、对行业深入的了解和投后管理的能力,是PE投资精准度的关键,而这些正是德弘资本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不同于VC投资,PE单个项目金额庞大并且容错率低,这意味着PE每笔投资的精准度和风险控制都十分关键。
德弘资本在投资节奏上采取了相对“稳健”策略,保持着不急不慢的精品式投资风格:寻找有潜力的行业,从中挑选具有长期竞争优势的公司和优秀的管理团队。作为单个项目大规模PE投资,更强调精准。为保证单个项目的命中率,德弘资本团队在每次出手前,都会坚持思考四个问题。其一,投资标的是不是本质上的好生意?其二,团队是不是好团队?其三,投资的性价比合不合适?其四,投后是否有管理提升空间。
对于德弘资本来说,好生意指的并不一定是资本市场当下最热点的生意,而是能否真正创造长期优异的股本回报的生意。
在此逻辑下,德弘资本也会付出更多的时间参与被投企业的投后管理。比如,帮助企业做收购兼并、为企业引进人才、技术,帮助其提升管理模式,建立有效绩效指标等。所以,往往看上去很传统的企业,也能带来优异的投资回报。比如青岛海尔、现代牧业、远东宏信等项目。
在刘海峰看来,PE要以企业管理者而不是简单的财务投资者的逻辑去做投资,要把控企业的内在价值,并通过自身积累的行业经验协助企业进一步提升运营管理,促进企业长远发展,而不是跟风市场热点。比如,德弘资本在投资中粮肉食后,在数字化管理、先进养殖技术引进、资本市场运营等多方面给予其助力,使后者的整体内在价值实现了大幅提升。
第三次“创业” 全力突围
回顾过去的职业生涯,刘海峰团队经历了三次“从零开始”的“创业”:1993年加入摩根士丹利PE,当时国内PE市场刚刚起步,凭借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魄和稳健的投资技巧,团队投出了平安保险、恒安、蒙牛和南孚电池等优质项目;2006年,刘海峰和多个摩根士丹利老战友一起加入KKR中国,彼时后者没有亚洲业务,其团队从无到有搭建起了这个私募巨头在中国地区的业务,并投出了青岛海尔、现代牧业、远东宏信、联合水务等经典案例。
经历了颇为传奇的职业经历,2017年年初,刘海峰从工作了11年的KKR中国离职,和另一位KKR全球合伙人华裕能一起创建了德弘资本。这成为其职业生涯的第三次“从零开始”。
“这么多年,我们在KKR和摩根士丹利受益匪浅。今后还有20多年的职业生涯,我们希望能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好的PE投资公司,有好的团队和企业文化。”这是刘海峰创建德弘资本的初心。
不过,虽然跨越过多轮周期的德弘资本团队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并未感受到所谓的“忧患感”,但如何持续过去亮眼的投资成绩似乎是其当下思考最多的事情。
“纵观全世界各国,做得好的PE基金都是拥有相互融合的团队和优秀的企业文化。而反观走上下坡路的PE基金,大多也都是内部的企业文化出现了问题,而无法吸引和保留优秀的人才。”在刘海峰看来,外部环境的变化并不会从根本上影响PE,因为PE的生意是长线的生意,以人为本的生意。对于任何投资人来说,都不能完全沉浸在过去成功的投资经验里面,而是要时刻保持居安思危的态度,保持创业者初心和求知欲以不断学习提升。
从历史来看,早期外资PE具有丰富的历史经验及对行业发展的掌控。如今,随着本土PE发展成熟,拥有国际一流的专业化和本土化的人才队伍,主流本土PE将成为中国PE界的新主角。
在竞争愈加激烈的中国资本市场,对德弘资本来说,严谨的价值投资风格,行业的深度挖掘及严格的投后管理依然是其突围的核心竞争力。
本文源自投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