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国内IPO审核持续放缓。上交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9月28日,今年新增87家报会企业,不到去年同期的三成。其中上交所34家,深交所中小板20家,创业板33家。根据上交所此前公布的数据,去年前三个季度,共新增306家报会企业。
IPO放缓,势必对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的退出造成影响。业内人士对此表示,在行业整体环境不景气的背景下,退出不畅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新基金的募集困难,尤其是对小型机构影响更大,从而加剧私募股权投资高速发展下的洗牌。
内地私募股权退出影响初显
松禾资本合伙人袁宏伟曾表示,投资人都希望投资的股权有流动性,有了流动性才能做各种决策安排,可以选择即时退出。只要能上市的项目还是会极力去推进,至于选择不同市场则是由于策略的不同。
我国风险投资机构的退出路径主要是IPO,而VC/PE支持的中企IPO上市市场重心依旧在A股。根据清科研究中心旗下私募通数据统计,2018年上半年,在境内市场上市的中企中,VC/PE渗透率高达77.8%;在境外市场上市的中企中,VC/PE渗透率只有31.8%。
IPO放缓对VC/PE退出的影响已经初步显现。清科数据统计显示,2018年上半年中国股权投资基金退出案例数量达到889笔,同比下降50.4%,其中,被投企业IPO数量332笔,占退出总数量的37.3%。受IPO审核趋严的影响,过会率下降至49.2%,被投企业IPO上市数量同比下降35.3%,机构退出压力增大。
在上市被否的案例中,也不乏VC/PE的身影。证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28日,2018年终止审查企业178家,此前被否的丽人丽妆、格林精密、中和药业、方邦电子等企业背后都有VC/PE的支持。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投资最重要的环节是退出,“投进去简单退出来难,只有成功退出才算真正投资成功”。IPO退出困难向前传导,让机构在投资时考虑的因素也更多。清科数据统计显示,2018年上半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共发生投资案例数量5024起,涉及投资金额合计达到5795.02亿元,同比下滑10.7%。整体来看,2018年上半年股权投资机构投资节奏略有放缓,同时投资理念更加理性。
港股美股成为IPO退出新出口
内地市场IPO放缓,港交所改革推动内地高估值新兴企业赴港上市以及赴美上市的浪潮,直接导致9月份IPO私募股权投资机构退出数量达到年内新高。
清科数据显示,2018年9月,在上市的25家IPO企业中,有14家企业获得了VC/PE机构支持,VC/PE机构渗透率为56.0%。本月退出共148笔,涉及机构106家,基金60只。IPO退出数量环比上升75%,创年内新高。在退出的机构中,包括蔚来汽车背后的28家和美团点评背后的27家,趣头条、云米、英语流利说等各行业高估值新兴企业也榜上有名。
上半年落地的“新三板+H股”也成为VC/PE机构退出新渠道。有投资人表示,新经济公司目前在国内没有更多的选择,去香港是理性的选择,但上市也不是最终目的,不管去哪个市场,投资机构最终还是希望能够赚到钱。此外,相对于A股,H股上市更为快捷高效,而且估值也比A股并购高。
也有投资人表示,虽然内地IPO审核趋紧,但真正好的项目并不担心IPO。2018年上半年,工业富联36天快速过会登陆上交所就是一个例子。而在9月18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提出了打造“双创”升级版的八大方面三十二条意见,明确提出要支持发展潜力好但尚未盈利的创新型企业上市或在新三板、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推动完善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和资本市场相关规则,允许科技企业实行“同股不同权”治理结构等政策,对优质企业上市也是一项利好。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IPO从严审核是未来的趋势,对于投资机构来说,无论是在什么样的市场中,坚持价值投资,坚持选择更优秀、更有潜力的标的才是长久的生存之道。
退出机制亟待多样化
除了IPO,私募股权投资还有多种退出途径,包括并购、股权转让、回购等形式。但是,由于一直以来IPO的高回报率,让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宁愿在企业IPO之前等好几年。但由于私募股权投资解禁期的存在,IPO退出也面临着诸多风险。10月15日,国内上市公司华大基因大股东华大投资发布公告称计划减持不超过1200万股约占3%的股份,导致华大基因跌停。此次跌停后,华大基因市值仅剩202亿元,低于上市前最后一轮融资时的估值水平,意味着一波VC/PE机构被套。
随着新股发行的放缓,并购可能将成为未来最重要的退出方式。并购包括被上市公司并购、被BATJ等顶级战略投资方并购、细分行业龙头之间的并购等,并购退出更高效、更灵活,没有锁定期的限制,交易价格及退出回报较为明确,也可缓解投资机构的流动性压力。
政策也给予了重大支持。今年10月8日,证监会正式推出“小额快速”并购重组审核机制,以适应经济发展新阶段特征,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充分发挥并购重组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作用。“小额快速”并购重组审核机制,直接由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审议,简化行政许可,压缩审核时间,未来并购市场中小额并购将会活跃。
此外,PE二级市场交易近年来在中国也开始成为退出的一条路径。PE二级市场交易主要指从已经存在的LP(有限合伙人)手中购买相应的私募股权权益,也包括从GP(普通合伙人)手中购买私募股权基金中部分或所有的投资组合。据清科研究中心报告,目前无论在欧美国家还是国内,PE二级市场交易均以LP的份额转让为主。尤其在中国,PE投资人通常以个人资本为主,一些LP急需利用PE二级市场实现PE基金的退出和资产变现。
业内人士称,从中国境内资本市场环境来看,境内IPO审核趋紧,且等待时间长,加之股票二级市场较为低迷,对于VC/PE投资而言,通过IPO方式实现退出的难度越来越大,投资回报也大不如前,因此,建立多元化的PE投资退出机制已刻不容缓。
文章来源:金融时报
免责声明:转载文章仅用于学习交流,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疑问请来信告知: AIS.editor@intelleagl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