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研究股权市场的情况,基于公司的资源,引进了赛富,IDG,薛蛮子,松禾,高瓴,经纬中国等大牌股权机构合作,最近也一直在跑更多的尽调,了解到更多的信息。越来越发现,现在的投资者开口闭口都是谈股权,中午和朋友吃饭的时候让我惊讶的是,他跟我讲,老板早几年投了一个做电子的公司,今年跨了,最近在关注人工智能,消费升级的行业,但看不懂。我听到当时惊呆了,确实,现在很多人了解的股权很多都是直接去找项目,可由于渠道有限,信息有限,真的能找到好项目吗?-答案是:越来越难。

继续扒扒股权投资的那些事。

1:股权投资受市场关注度越来越高,也就是资本流入股权投资领域的总量是在增加的。我前段时间看到了一个数据,今年私募基金的总规模超过公募,增速达到30%以上,其中增量最多的就是私募股权投资。资金是越来越多,但是资金是要投出去的,这就导致了很多并不是很好的公司也能够融到钱,因为没有办法,钱是必须要投资出去的。

举个例子来说,我曾参与过之前的公司对一家做夜光材料的企业融资的过程,这家企业是挂牌新三板的,当时是要转板A股上市,刚开始谈好的价钱是是29/股,而我们回来一个星期不到,对方就说36/股,愿意就进,不愿意就算。这家企业好吗?我并不看好这家公司,但是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情况,就是因为市场资金太多,融资方掌控的话语权越来越重。虽然这一现象目前还不是很明显,但是如果随着股权投资市场热度持续下去,这种现象必然成为主流。因为这种原因,今后参与的股权投资项目,对于我们投资者而言,其实投资的成本也就会更高,这主要体现在我们投资企业的估值将会因为竞争而被太高。

2:未来股权投资将会完成两极分化,这和01年互联网泡沫时期很像,当时互联网的热度很高,尤其是在资本市场,当时成立了非常多家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但是当01年互联网泡沫之后,死掉了一大批这样的机构。而我认为出现这样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机构的实力不一样,经验不一样,眼光不一样,掌握的资源不一样。而目前中国排名前20的股权投资机构或者是这些机构的掌门人基本上都是经历过这一过程。而现在也是这样的一个过程,优质的投资标的还是会被顶级的机构拿到,而近两年成立的机构,绝大多数也将会走向灭亡。其次是企业融资并非只为资金,还因为机构能够给他们提供更多的资源,从而协助企业不断的款速成长。这个也可以举个例子来讲一下。

以滴滴,快的,优步的例子来看,刚开始是滴滴和快的在国内进行厮杀,主要是补贴大战。后来优步进入中国市场,靠着雄厚的资金很快抢占了很大的市场份额。当时的股权投资机构:高瓴资本和华兴资本就主导了滴滴和快的的合并,合并之后的事情咱们也就都知道,滴滴收购了优步在中国的业务。而高瓴还依靠其投资的海外企业资源,协助滴滴完成海外布局,所以我们现在才看到滴滴成为全球未上市企业中估值前十的公司。

3:不可否认的是,现在依然是股权投资的一个比较好的时机,一个是中国经历近40年的改革开放,其实是已经孕育了一大批优质的企业,其次是现在的双创,中国也必然会出现一大批具备有较高创新模式和高科技含量的企业,但是这些企业绝大多数还处在天使轮和PE轮。而真正能够发掘这些企业的也只有顶级的股权投资机构。因为二流的机构,还在原有的领域里面厮杀。

对于咱们投资者而言,专业的事还是交给专业的人去做。第一,找一些红杉,赛富,经纬中国这些顶级股权投资的实力做背书,第二,分散投资从而做到有效的分散风险,第三,投资项目期限机构化设计和即退即分也能够更大成都保障咱们资金回笼的流动性。

但好的股权机构项目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要求很高,动不动就千万起投,小额想看股权项目的不妨可以了解目前股权母基金,目前像很多财富管理机构都在布局,但要看清楚投资标的,一些没有公布明确投资标的或者标的公司没有明确投资的项目就要留心了。目前发现一款不错的股权母基金,看了合同里面直接签署明确投资四家顶级的股权机构,这种股权项目就比较不错了。

文章来源:雪球网

免责声明:转载文章仅用于学习交流,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疑问请来信告知: AIS.editor@intelleagl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