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关于高瓴资本和KKR考虑斥资140亿美元收购百胜中国的消息被舆论和业界所广泛关注。虽然高瓴和KKR双双拒绝回应此事,百胜中国更是对收购传闻不予置评,但是有人认为,将百胜中国视为标的,这完全符合张磊一惯的投资风格。

作为国内的顶级投资人,张磊虽然在公开场合不是经常露面,但是他独特鲜明的投资逻辑,则一直被投资行业视为价值投资的有效实践。

喜欢玩“做大蛋糕”游戏的张磊,是一个不醉心于“即时满足”的世界,懂得“滞后满足”的人,一直希望能做被投企业的超长期合伙人。那么,他究竟有哪些独到的投资法则呢?让我们一探究竟。

01

如何玩转“做大蛋糕”游戏?

1. 投资的“24字箴言”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在中国大家都在抢项目,这当中有不少投资人早已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如何重构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首先就是自己要先守正,当你做人、做事都正的时候,你才能抵抗诱惑,你才能有出奇的机会。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目前在中国不是机会太少而是太多。在中国做投资,知道自己碗里能装多少东西非常重要。你每天的功夫就是要把你的这一瓢做得更大更结实更深,而不是整天想着把所有东西都往里面塞。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你不用天天在外面讲你做了多少个项目,产生了多高的回报。只有当你低调的时候才能专心致志地把自己的东西做好,好项目才会逐渐找到你。如果你在初期就非常高调,就很容易lose your mind,拿上帝的话说就是“欲先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2. 要懂得抓住窗口

要学习“钢铁侠”(马斯克)一点,就是人多的地方不能去。创业过程中要有所思考,不能扎堆、一窝蜂的你做这个我也做这个,这不是一个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过程。而人多的地方不能去,这个时候就要学会珍惜自己。

由于你去的都是“人少、地广人稀”的地方,机会比较多,但换一个角度困难也比较多。人比较少,短期认识你、认可你商业价值的比较少,能否坚守这份自己对自己的认可,在我看来是最好的机会。在大家都不看好你的时候,有时反而是最好的机会。因为一段时间里,大家觉得你这个商业模式非常不靠谱。

创造长期价值,又不去人扎堆儿的地方。在这段时间,给你自己一定的机会、一定的时间创造一定的壁垒,换句话说不要过早的把自己摆到一个神坛、一个成功的企业家的位置。投资过程中很多人是趋同性的投资,也趋同性的创业。所以,要珍惜自己所把握的短期内大家没有看懂的窗口机会,把护城河做好。比如不管是当年的腾讯,还是刚开始的淘宝、京东,甚至是滴滴,起初大家都不看好。但是这就给了你一段时间可以大幅度积累用户数据,坚持自己的方向。

3. 学会把握关键时点和关键机会

唯一永恒的是变化,只有研究才能让你对变化有理解。研究是基于深刻的对事物本质的研究,方法见仁见智,有的人看一两个季度,有的人看一两年,有的人看盈利,我看东西是看五年、十年、二十年的东西。我看的不是形式,而是一个人本质上给社会有没有创造价值,只要你给社会创造很大的价值,早晚你会给所创的公司创造价值。

我把投资大致分为两类:一种是零和游戏,一种是蛋糕做大游戏。很多人的投资是前者,比如pre-IPO这种,我个人是不相信零和游戏的。我喜欢把蛋糕做大的游戏,就是我的思想、资本不能创造价值,我是不会投资的。

从这个角度来讲,就更需要对关键时点和关键机会的把握。什么是关键时点?就是大家都看不懂的时候。关键变化是什么呢?如果是一成不变的事情,实际上很容易被看见,这个世界永恒的只有变化。只有在变化的过程中我们才能去跟别人有不同的观点,而且是产生非常长期的不同观点。

我关注的是创造多大价值的机会,这就是我说的深入基本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多年来一直坚持持续深入的跨时间、跨地区、跨行业、跨类别、跨线上/线下的行业研究,所以高瓴能够深刻理解这些行业的长期内在发展规律和业务逻辑,从而准确把握行业与市场的变革要素和时点。

02
投资,终归还是要靠人

1. 警惕各方面都No.1的人

人是会变的,要多做准备;大环境改变不了,争取营造小环境;永远不要低估每天存心要跟你做交易的人,有些人以交易为主就喜欢买卖拆分等等,这些人我都比较警惕。

投资就是追求真理的过程,要记住离真理永远还差一步。我个人就很警惕招那些各方面都No.1的人,这种人可能并不是真的很喜欢所做的事情,而只是因为想要成功的惯性在做事,有这种思想的人其实走不远。还是要回到起点问自己,做什么最有激情?我个人也经历了很长的选择的道路,反反复复最后又选回了投资。如果能将激情和职业结合,那肯定是最好的。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找一帮你喜欢的人,找到靠谱的人一起做有意思的事。

2. 创业投资最大的风控是选人

毫不夸张地说,创业投资最大的风控是选人,选项目最重要的关注点是选到最合适的企业家。这个人能不能既有格局观,又有执行力,还有很深的对变化的敏感,以及对事物本质的理解,我觉得这种人很难找,大部分人都是在某一时期对某一方面会很好,但是有的人能够通过和外面的交流把自己提升。

这样的风控理念反而是个双向选择的过程,目光长远、想做大事且有大局观的企业家跟我们本身就很容易契合,而着重小利、玩零和游戏的人跟我们也不太适合,走不到一起,对我们来讲反而省了很多功夫。

从这个方面来说,投资人要与企业家形成良性、长期的伙伴关系,首先就是要摆正投资者的位置,跟公司的创始人保持非常灵活的合作,避免在公司运营上介入太深,同时通过深入研究形成的战略格局观点还可以帮助企业。

3. 要做企业的超长期合伙人

要做企业的超长期合伙人,这是我的信念和信仰。投公司就是投人,真正的好公司是有限的,真正有格局观、有胸怀、有执行力的创业者也是有限的,不如找最好的公司长期持有,帮助企业家把最好的能力发挥出来。所以高瓴希望所投公司从早期、中期、晚期、上市乃至上市后一直持有。而非投一个IPO,上市卖掉,再不停地找。

超长期投资对出资人(LP)的要求很高,需要对投资人(GP)非常信任。高瓴选择的LP都是超长线资本,像大学捐赠基金、家族基金、养老金、主权基金,这些钱都是要传子传孙的。高瓴只给这样的投资者管钱,这些人也真正理解我们的战略,大家之间有最少的隔阂。这种信任也是基于对人,哪天我不干了才要退出,只要我干下去,几十年就会永远地支持下去。而只有你的资本是长期的,才有条件花时间和精力去思考什么才是具有长期前景的生意模式,什么样的企业值得持有30年以上。

这种超长期投资人,总结来讲,第一点是把基金做成超长期结构的基金,第二点是所投公司和投资基金的理念要完全一致。

4. 靠“研究型模式”找到具有伟大格局观的坚定实践者

我们的投资从某种角度上讲有点像孵化器,但更像是思想的孵化器。

我要找的是具有伟大格局观的坚定实践者。特别少的人,特别少的公司能够有这个格局、执行力、能够把公司愿景推到那么高的高度,我们就要寻找这样的人。这个人怎么找到呢?有两种模式,一种模式是人海模式,到处参加各种会议,一个地方一个地方跑。我们采用的是研究型模式,就是通过研究发现哪个是最好的商业模式,然后我们再寻找跟最好商业模式契合的最好创业者,我们再一起发展。

这种研究模式让我们对事物有了深刻理解。如果理解的结果可以通过二级市场实现,我们就买入股票长期持有,如果没有这样的公司,我们就寻找私人市场,如果没有私人市场,我们就自己孵化。这个是长期做投资的人才有的能力。

03

投资中的“三不”原则

1. 不投资靠垄断所赚取的超额利润

这个世界永恒不变的只有变化本身,变化催生创新,所以我们投资变化,而不投资于垄断所赚取的超额利润。垄断从基因角度来看并不能形成创新,只有不断拥抱创新,才能形成一种善意的价值创造,最终形成让蛋糕更大、开放共赢的局面。

追溯高瓴资本过往的投资标的,经营稳健、每年保持稳定增长、具有伟大格局观的企业家,是我权衡是否伴随其共同成长,并成为长期合伙人的重要评判标准。

最好的投资是不需要退出的投资。如果你能找到一个好公司,是值得陪伴它十年、二十年、三十年,这种复合收益是非常可观的。赶紧卖完赶紧再找下一个,「骑驴找驴」的投资方式不是我们的投资方式。所以对我们来讲,我们更在乎这个企业有没有长期持续的增长力。

2. 不能创造长期价值,“护城河”就是纸老虎

很多人对护城河这个概念的认识很僵硬,就是一定要做成垄断。实际上我不认为这是一个好的思维模式。我经常开玩笑说,做就要做成一个大的,做大了就要做成一个永恒的,永恒不就垄断了嘛?但是我又加了一句:“早死早超生”。什么叫早死早超生?自己要颠覆自己。换句话说,我对护城河的理解,实际上是一个动态的变化中的护城河。这个护城河的核心就是一句话,能不能不断地、疯狂地,创造长期价值。如果你不能够创造长期价值,这个护城河就是纸老虎。

怎么创造这种价值?在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时代是不一样的。这个世界永恒的只有变化,护城河也不可能不变,优秀的公司是当互联网大潮袭来时,能够深挖自己的“护城河”,主动拥抱互联网带来的变化。如果一家企业亘古不变,这种企业永远不值得投资。从这个角度上讲,政府保护类型的“护城河”是非常脆弱的,这类护城河随时都有可能崩溃。

“护城河”是有伟大格局观的坚定实践者去挖造的护城河,这些人能不断地根据变化作出反应。那些赚快钱的人逐渐会发现他的路越走越窄,坚持做长期事的人的路才会越走越宽。

3. 不要醉心于“即时满足”

在多数人都醉心于“即时满足”的世界,懂得“滞后满足”道理的人,早已先胜一筹。

创业一定是要冒风险的,创业者最大的风险是不变,他不去冒风险实际上是股东在冒最大的风险。

投企业家很重要的几点。第一点,这个企业家是非常具有学习型的精神,而且能够打造学习型组织的企业家。好的企业家是经常承认我不懂那些东西但是我愿意去学。第二点,好的企业家能够有强大的聚人的能力,能把人聚集在一起。第三点,企业家有很强的对自己的边界的认识,能看到自己适合什么。

文章来源:股权投资论坛

免责声明:转载文章仅用于学习交流,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疑问请来信告知: AIS.editor@intelleagl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