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处处壁垒涌现之时,马文彦决定致力搭建一座数字经济的桥梁。

  2018年3月,马文彦成为中投丝路资本(China Silkroad Investment Capital)的总裁和首席投资官,该基金是一家专注于跨境投资机会的私募股权投资平台。

  马文彦生于互联网时代,擅长数字科技与国际交流,积极利用资本投资来推动中国乃至全球的创新。事实上,他融合东西方市场的科技和金融的志向,也正反映出其在大洋两岸的职业生涯的演变。

  “我第一次使用互联网是在1997年,当时我在申请美国的大学。”

  跨越两个世界

  早在职业初期,马文彦就已经涉足科技和金融两个领域:在上海的复旦大学他拥有电子材料和国际经济法双学士学位。在中国,他致力于研究半导体物理和硅器件;随后在纽约,他成为专精金融衍生交易的纽约律师,后来成为华尔街的一位投资银行家。

  一次又一次的新体验让马文彦愈发清晰地看到了未开发的跨国界和跨行业的新机遇。他知道,以新的视角投资能整合美国和中国的资源,进而打破科技创新的边界。

  “进入金融界让我得以充分利用自己的理工背景和数学能力,更重要的是让我来到国际资本市场的前沿。纽约华尔街的经历让我走近跨境投资与并购。”

  接下来他如愿以偿。2008年马文彦回国来到北京,成为中国政府主权财富基金,即中国投资公司(CIC)的首批海外招聘的专业投资人士。

  在那里,他奔走于全球市场的投资项目,并且特别关注链接中美,即全球两个最重要的科技和金融中心之间的机会。未来在中投丝路资本,他将延续相似的策略与努力。

  发现数字的区别

  在数字经济方面,中投丝路资本的投资战略反映了马文彦对中美市场的观察,即中国的数字创新路径与美国截然不同,而两个市场之间的差异包含了丰富的投资机会。

  例如,与很多美国科技公司不同的是,诸如阿里巴巴和腾讯等中国科技巨头已经开发出无所不包的强大移动应用(APP),用户可以足不出户完成很多活动。

  马文彦说:“国外市场更习惯于用一款软件解决一个功能需求,更强调简约;但中国用户没有一款软件只有一个主功能的概念,更倾向于类似微信这样‘超级APP’来处理方方面面的需求。”

  又如过去十年,美国创新引领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模式创新——颠覆了诸如城市交通、酒店和住宿等传统经济行业的软件和应用。然而,在那些存在本土化的需求,却并没有被海外领先公司很好满足的领域,中国市场在诸多移动商务应用、业态和模式方面获得了跨越式发展。在未来万物互联的时代“中国制造”所对应的庞大制造业网络更是提供了马文彦称之为“硬科技”(物联网所需的智能硬件)方面的独特优势。

  “过去十年,美国引领数字变革。但是中国的移动经济与西方发展非常不同,它进入移动时代的步伐要快得多。” 马文彦在最近出版的新书《中国移动互联网经济(2016)》和《数字经济2.0》(2017)中这样写道,相关的差异与比较是书中的重要内容。

  “中国正在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

  创新无边界

  中国已有超过7.5亿移动互联网用户,其中3亿(大致等同于美国全部人口的规模)是中产阶级消费者。马文彦认为中美两国总会存在竞争,但是他相信,合作共赢会超越市场壁垒。

  中国有7.5亿多移动互联网用户。

  马文彦知道这是个乐观的视角,特别是考虑到当前两个经济大国之间经贸关系时有紧张,但是他认为这也是现实的视角。他亲身经历了跨境投资让中美创新者合作时产生的协同效应,这让他对未来扩大合作,实现双赢充满信心。

  “中国和美国的创新者都在研究数字经济中相似的尖端课题,在交流中存在很多‘异花授粉’的机会,”马文彦说。“为什么所有的企业家、投资者和利益相关方不能一起合作,共同引领一个开天辟地的创新世纪?”

文章来源:网贷之家

免责声明:转载文章仅用于学习交流,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疑问请来信告知: AIS.editor@intelleagle.com.cn